读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读书 >> 正文
学而 何处无栏杆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5日 10:10:00  来源: 云南网-春城晚报

原标题:学而 何处无栏杆

古诗词里的“栏杆”,都美得冒泡。诗仙李白“沉香亭北倚阑干”,诗圣杜甫便“相视涕阑干”;在南宋诗人辛弃疾“阑干拍遍”时,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早就发问了:“何处倚阑干?”我想,如果苏东坡生活在当今社会,他一定会换种口气哀叹一声:“何处无阑干?”

“栏杆”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注释为“桥两侧或凉台、看台等边上起拦挡作用的东西”。引申义,即是桥梁和建筑上的安全设施,起着分隔、导向作用,使被分割区域边界明确清晰,很具装饰意义。栏杆的历史非常悠久,古称“阑干”,也称“勾阑”,周代礼器座上就有类似栏杆的构件,汉代的栏杆多为“卧棂式”,六朝又盛行“钩片”勾阑,元明清的“木栏杆”较纤细,而石栏杆却逐渐脱离木制栏杆的形制趋向厚重。现代栏杆的材料和造型更为多样。

小时候在农村,常见的栏杆仅三种,即,老房子里木楼梯边上的“扶手”——木栏杆、村头小河上古石桥边“按”的石栏杆和临村口菜地阻止鸡鸭猪等进入的竹栏杆(或秸秆编制的栏杆)。也倚过木栏杆聊天、趴着石栏杆观鱼、踩过竹栏杆拔笋,可当时并不觉得栏杆有多美,更体会不出诗意。

进城后,看到无处不在的栏杆,且多为坚硬的铁栅栏,才知乡下那些“土”栏杆的弥足珍贵。城市道路分道行驶用铁栏杆指引,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又用铁栏杆隔开,更离奇的是一些路旁的绿化带,也树起了铁栅栏,让芳草鲜花统统成为“笼中花”。汽车站里,每个售票窗口前都用“布栏杆”围住。高铁站,看见车来了,从楼梯上飞奔而下——别急,急也没用,得绕过铁栅栏。后来买房,住进所谓的“高档小区”,不仅进出有铁栏杆,小区对面就是一所小学、100米处有农贸市场,但这些只能眼巴巴地看,想接送孩子、去买个菜都得拐弯走1公里以上,也许为防止有人走捷径,开发商建房时就围起了2米多高且带尖的铁栏杆。

最别扭的是,家家户户都用铁栏杆把自己圈起来。一楼围是怕小偷进入行窃,二楼怕有人踩着铁栏杆往上爬,三楼说怕小孩子玩掉下去……从底往上,每户的阳台都有围铁栅栏的充足理由。远看阳台,活脱脱的一摞笼子。恐怕再有诗意的人,面对此景,也“拍”或“倚”不出诗文吧。

遍地设栏杆的道理,不外乎“防患于未然”“降低安全风险”“保护公共财产(包括花草)”等等。联想农村老家菜地围竹篱笆主要防鸡鸭猪等进去破坏捣乱,都市一些管理部门动不动就设铁栅栏,难道不是先把所有人设定为不讲公道之人吗?管你怎么想,管你会不会爬栏杆,反正栏杆一围,我踏实了、我尽职了!

想起换锁师傅的一句话,任何锁都一样,只防君子难防小人。锁尚且如此,何况栏杆乎?(赵柒斤)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