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非遗 >> 正文
“非遗+”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6日 15:22:23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非遗+”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光明时评】

  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近日印发通知,支持各地特别是国家级贫困县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设立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提高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这一重要举措的出台,为深化文化和旅游扶贫作出了新的探索。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通过政府投资、对口援建、合作共建等方式,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一些地区脱贫摘帽以后,仍然面临脱贫成果有待巩固、产业形态有待更新、长效机制有待建立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趋势加强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当下,一些依靠口授或行为传承的非遗因经济效益有限,传承后继乏力,正面临逐渐消亡的困境。然而,通过“非遗+扶贫”,促成两项工作对接和优势互补,能够有效弥补各自短板。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共设立非遗工坊2310个,带动46.38万人参与就业,带动2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显示出“非遗+扶贫”的巨大空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解决贫困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增强贫困人口自身的就业能力,通过强化“造血功能”激发内生脱贫动力,发展壮大非遗事业同样需要抓住人这个根本所在。近年来,国家通过税收优惠、贴息支持、财政奖补等机制,引导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管理等各种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合力。贫困地区交通路网的改善,网络直播、在线销售等模式的普及,为脱贫攻坚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在此基础上,脱贫攻坚引入文化资源进行“软件升级”,强化“造血功能”,就更加大有可为。

  推进“非遗+扶贫”,需要强化“换道超车”思维。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的显著特征,为贫困地区、非遗项目的后发赶超提供了新的契机。一些地方通过创新实践模式、广泛搭建宣传平台,推动传统手艺融入民众生活,进而找到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一批非遗项目在市场中重新焕发了生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放大“非遗+扶贫”的乘积效应,需要强化“非遗+创意”“非遗+网络”,更加主动地拥抱互联网经济等新业态、新渠道,为实现文化历史资源和市场运营的对接营造便利条件,进而解决一些地方和部门推进扶贫和发展非遗工作中办法不多、手段有限等问题。

  推进“非遗+扶贫”,需要深入实际、突出特色。非遗项目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传统技艺的传承对于人员选择也有一定的门槛,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深入了解目标对象的现实需要和个人特长,根据非遗项目的独特属性和地区资源禀赋,审慎评估项目开展的可行性,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加大宣传推广,做好居间撮合、促成融合的基本功,既发挥好政府保障和引导作用,又引入市场的源头活水。要加强对“非遗+扶贫”的顶层设计,更好地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全面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逐步建立稳定、长效的非遗工坊建设和运行机制,让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步子迈得更稳、行得更远。(作者:济兼,系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郭建丽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