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创 >> 正文
首页 | 邮箱    
这里群英荟萃——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3日 16:44:00  来源:云南网

  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是挖掘、整理、记录、传承、本土民族民间文化,旨在弘扬中华文化及云南地域文化的学术交流、理论研讨;开展国内外相关的文艺演出、艺术展览、文化论坛;抢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作机构。

  其大型面塑组画、剪纸画等作品把传统的面塑、剪纸工艺与绘画结合创作成画卷,让人眼前一亮,画作不但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伴随着“一带一路”走出了国门。

  合虚这个名字来源于《山海经》,“合虚”是太阳升起之山,成立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就是要让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像东升的太阳,由“合虚”之山将他们托起,这也是传习馆的主要发展的方向和想达到的目标。

  剪纸技艺灿烂纷呈 如山花般绽放

  剪纸艺术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接地气”的民族艺术。

  云南剪纸像云南的山花艳丽多彩。它在不同地域,不同的民族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特性和各自的剪纸样式。在这里,民族剪纸、传统剪纸、现代剪纸它们构成了云南剪纸总体样貌。为寻找更能表达秘境云南神韵的剪纸手法,合虚文化传习馆一直都在普及一个对剪纸的认识——剪纸是什么?“剪纸它的定义应该是在薄片上的镂空的艺术,它就证明了一点,就是说不管你是什么材质的薄片,不管你是用什么样的办法把它镂空,它都形成了剪纸。”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馆长王仲德说。

  南北的剪纸存在着地域差异,虽都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但云南剪纸借助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地域不同,民族风情不同,还有对剪纸的应用也不同。像傣族剪纸已经发展到以金属片的形式完成剪纸,所以在北方也是很少见的,傣族更多的是把剪纸作为一个祭祀用的东西,有传统祭祀剪纸、佛幡剪纸、佛经连环画故事剪纸、金水漏印、立体剪纸(佛灯、佛像)、非纸剪纸(佛寺建筑剪纸)、传统花样剪纸以及傣族民间剪纸等8个类别,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少数民族在对美和艺术的追求中所表现出的杰出艺术创造。再有我们多把剪纸做成叙事性的连环画一样的主题作品,但北方的剪纸多以窗花、祝寿为主。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剪纸,合虚七彩剪纸基于在此的基础上孕育而生,是近年来由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创意推出的一种剪纸形式,它根据不同的作品和颜色,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通过套色、叠加等技法创造出了神奇绮丽的画面,使剪纸这一中国符号延伸了无限的创作空间。

  人生三味茶 这里有不同的体悟

  一走进到传习馆就可以看见这里创意无限,用棕叶编织完成的二维码,极具艺术风格的一个土陶作品:一个老夫子悠闲地拿着茶杯,盘着腿,品着杯中的茶,这个作品的名字叫《人生三味之茶》。

  这些年。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在面塑艺术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对面塑艺术的进行提升,把它做成主题性的艺术作品,创作出来的作品都得到了认可和赞同。比如像09年我们展出的大型的面塑作品——《时代的脚步》,应该是全国规模比较大的,有主题的一个面塑作品,反映的是云南和平解放时的情景,同时也把昆明的市井风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它被称为是昆明的“清明上河图”。2018年的大型面塑作品——《我们的节目》展现了云南26个民族有众多的节日,这些民族文化和民族节日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节日”是民族文化传播和延续的表达方式。2015年在南博会展出的面塑作品——《茶马古道》,由合虚传习馆王仲德主创,组织了四十几位民间艺人制作,用民间手艺展现千年古道风貌。融合了面塑、微刻、雕塑、烙画、剪纸、草编、竹编、扎染、彝绣、青铜器等几十种民间工艺文化。作品像茶马古道一样包容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把许多文化元素放在里面,长达21.6米,数千件人物道具,表现通过中国、越南、泰国、柬埔寨、巴基斯坦等18个景别,再现了南丝绸之路的自然风貌,民俗风情和人文历史,反映了中国云南与周边国家长久以来的民间交流和文化融合。

  原来的面塑艺人,就是一些小手艺,做一些单独的作品,但现在他们不一定非要去做街头的小摊贩,他们很多是在做公司或者是小的陈列馆,做主题性的创作,从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金、木、土、石、布 非遗传承人各个独具匠心

  在这个传习馆里群英荟萃,聚集了许多奇人工匠。在这里这些手艺人用自己的工艺在这片江湖里仗剑走天涯。

  有蝶翅画的工匠,蝶痴李麦奇迷恋于蝶以及蝶的万千色彩和纹理,借用这些元素整合成了一件件他自己独创的半立体蝶翅画,经过选材、归类加工、构图拼贴、运用蝶翅与采集的根枝藤蔓,巧妙结合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通过合理的运用蝶翅上的鳞片色彩机理,造就了非人工所能的美感,通过这些一幅幅美艳灵动的蝶翅画面。

  有刻微雕的工匠,在牙、骨、石料、竹木为媒介来制作。周云制作的传统橄榄微雕:赵乙丁被人称为“小壶仙”,他所制作的微型茶壶不过4毫米,能开启壶盖进水,壶身篆刻有铭文。细细挖掘发现微雕艺术的运用在云南是十分广泛的,玉石微雕在翡翠玉石火爆的时期,已经出现了许多精品。

  有剪纸的工匠,九十岁老人张月仙在二十多年前就加入合虚传习馆的创作、展出、 传承带徒等工作,是传习馆的“明星老人”。她在生活中观察模仿周围的果木、花草、蝴蝶、鸟儿来制作花样,为以后的艺术创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张月仙制作的工艺美术品源于传统、源于生活也传承了民俗文化。

  合虚传习馆现目前集合了许多云南民族民族民间文化,例如剪纸、面塑、皮雕、皮雕、微雕、烙画、蝶翅画、脸谱、草编、刺绣、风筝、篆刻等工艺 ,在民族民间文化这个花园里枝繁叶茂、百花齐放。

  创意联盟 使民族民间手艺传承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先人智慧的体现,心手相连,每一门传统手工技艺的背后,都闪现着手工艺人的心血与智慧。

  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馆长王仲徳向记者讲述了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的创建过程。始于1995年,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从80年代做民间文学集成的时候,大家就聚在一起,但是没有像现在一样成为一个完整系统,但是从95年开始,一直不断地在做文化传播的事情。到了2000年,我们就把这些民间艺人组织在一起在公园里办一些大型的展演,还有做一些推荐和传播,那个时候做的工作就是和今天非遗的宣传形式有点像。”

  多年来传习馆探索出了“公司+艺术家+农户”保护“非遗”的发展模式,搭建了由上百名艺术大师、非遗传人、手工匠师组成的民族民间文化传习师平台,整理、挖掘、传习了上百种民族民间文化技艺,为一万多名大中专、聋哑残疾学生,农民群众、以及来自南亚东南亚、印度、美国的艺术家进行了文化技艺传承培训,承办了上千场的文化展会。

  “我平时主要的工作是负责创意设计和工艺的把控,这么多年走来发现光是挖掘,还有传播宣传这些民间艺人还远远不够。为什么?如果说我们仅仅只是保持旧式传统的东西,确实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也解决不了这些民间艺人他的生计和他的发展。”王仲徳说。

  从08年开始,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做了一些以传统艺术为基础的一些创新的工作,在整理、挖掘传习民族民间文化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充分研究民族民间文化内核,保留古老文化DNA的基础上,通过在创作、工艺、材料、工具、生产等诸多环节中加入现代科技、艺术的先进、时尚、流行元素,赋予了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新的生命和活力。其“公司+艺术家+农户”保护“非遗”的发展模式,把传统刺绣技术传承给农村妇女,又把农村妇女的刺绣作品,用于公司的生产中,为农村扶贫工作做出了贡献,让传统刺绣技术得到了传承,也让公司得到了发展。

  同时,众所周知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面对传承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正在为许多将要失传的民间工艺做努力,开展一些传承方面的研究工作,对正在为许多将要失传的民间工艺进行的整理记录。记录了一些非遗传承人的传承谱系、口述史、工艺流程,工艺的历史文化,希望能保留下更多的民间工艺,能够复原出来和保留最起码的工艺流程。

  “我们成立了一个合虚创意联盟,大家联合起来做一些只有团队才能够做的事。创意联盟创意是首先的,要有新的创意,然后通过一些好的创意作品取得一些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今后的发展中将继续紧紧围绕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发展理念,使民族民间工艺创新性发展,创新性转化,这就是我们传习馆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王仲徳介绍了当时创建合虚创意联盟的初心。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张田睿

责任编辑:董明强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