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化 >> 正文
为何偏僻的云南普洱景东出了个皇帝侍读刘崐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9日 09:44:0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清同治皇帝侍读刘崐铜像 通讯员供图

  明、清和民国,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景东教育文化一度领先普洱市其他县区。因此,普遍认为,景东毗邻大理,“近朱者赤”,教育文化繁荣是深受南诏国、大理国文化熏陶。

  其实,明、清和民国时期,景东教育主要是儒学教育,文化繁荣主要是汉文化熏陶。而在这段历史阶段,在文治武功方面出类拔萃者,主要是从明朝开始大量移民景东的中原汉人变服从俗,与当地原著民通婚后的子孙后代。

  朋友李远富,大理州人,他对地方文化颇有研究,曾经说过:“要说因为深受南诏、大理文化影响,那么我县属大理州,与南诏国发源地巍山毗邻,何以明、清和民国时期,文化反而不如景东呢?”

  明、清和民国时期景东教育文化繁荣,出了一个曾先后在广东、山东、江西、浙江四省任巡抚的程含章,出了一个清朝同治皇帝的老师刘崐,究其最深层次原因,是景东在明朝时期设置卫所,中原一带汉人大量进入景东,将儒学(汉文化)带入景东,加上明朝开始,官府和士绅重视兴办教育,这种风气被历朝延续,以及景东傣族土司偏爱汉文化。

  南诏国的风,被无量山和哀牢山阻隔,很难吹进来。

清同治皇帝侍读刘崐铜像 通讯员供图

  关于南诏国

  南诏国(银生)留给景东的文化,也许就是樊绰《蛮书》中的那一片茶叶。

  历史上的景东,被南诏统治时间极短。南诏国建立于唐永泰元年,即公元765 年建立,距今1200 多年,在今天的景东彝族自治县文井镇开南村设银生节度治所,很快,开南被金齿白蛮占领,银生节度治所被迫移往楚雄德江城,距现在楚雄州府所在地两公里。

  南诏国几乎与唐朝相始终。《新唐书•南诏传》记载,南诏国疆域“东距爨(今云南东部),东南属交趾(今越南),西至摩伽陀(今印度),西北与吐蕃(今西藏)接壤,南女王(今老挝境内),西南缥(今缅甸),北抵益州,东北黔巫”,范围远远超过今天云南省版图。据史料记载,在景东文井镇开南设银生节度治所不久,普洱景东、镇沅、景谷被金齿白蛮所占据,玉溪新平被阿僰所据,临沧凤庆等地,亦被其他少数民族所据,直到元朝,这些地方才被收服归附。《元史》记载,“开南州,下。州在路西南,其川分十二甸,昔扑、和泥二蛮所居也。庄蹻王滇池,汉武开西南夷,诸葛孔明定益州,皆未尝涉其境。至蒙氏兴,立银生府,寻为金齿白蛮所陷,移府治于威楚,开南遂为生蛮所据。自南诏至段氏,皆为徼外荒僻之地。”《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府山川环绕,群蛮错列,亦控扼之所也”。景东县文井镇开南村设银生节度治所,不久被金齿白蛮占据,银生节度治所随即移往楚雄德江城。民国时期侯应中编写的《景东县志稿》记载:“景东在宋以前为檄外地也,自元入版图。”徼外,指塞外,边外,国境之外。由此可见,元朝之前,景东很少受外来政权统治和影响,地处偏僻的景东,基本上与外界没太多交流,而是相对独立发展,就谈不上山么熏陶了。

  另外,南诏建国者哀牢夷,其生产力和思想文化发展程度,在相同时期应该与普洱市其他县在伯仲之间。南诏国,一般认为是彝族先民建立的政权,汉史记载是“乌蛮别种”,桑耀华先生认为是与彝族同源的羌人——拉祜先民,总之,是哀牢夷所建立的一个政权。而大理国,则是白族段氏建立的一个政权,白族的先民自身接受汉文化较早,但都不足以影响景东教育和文化。

  南诏国和大理国,这两个政权的建立,其民俗文化或许在民族习俗上会对景东原著民有些影响,但肯定不是景东文化曾经一度领先普洱市其他县区的根本原因,而真正原因,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四省巡抚程含章铜像 通讯员供图

  明初大迁徙

  真正使景东教育文化一度领先普洱其他县区的原因之一,是明朝洪武年间大量从中原迁徙而来的汉人,与当地女子结婚,融入当地民族中,他们带来了儒学教育传统和先进的汉文化。《嘉庆景东直隶厅志卷之二十三•风俗》记载:“原隰多僰夷,山多倮倮,县属川居者大丰,皆江西、江南籍贯,次之湖广、四川、贵州各有移居,山居者皆土著夷人。”山居的“土著夷人”,文化上,更多的是受“川居(居住在河谷丰腴坝区)”先进文化影响,在历史上,“强者”的文化,一般是主流文化。建立南诏国的民族,现在被化归为彝族的南诏子孙,明、清至民国,在景东境内,多居高山,而景东文化名人,基本都是“川居”者。

  元朝之后景东主流文化是儒教,或称为“汉文化”。

  远古时期,云南本无汉族。司马迁称此地为西南夷地区。晋朝常璩《华阳国志》说“南中云南等地在昔盖夷、越之地”。汉武帝征服了云南地区,“募豪民田南夷”,这是进入云南的首批汉族移民。此后陆续有汉族迁入。但由于移入的汉族在数量上毕竟不多,尚不足以以汉化夷, 而只能变服从俗。所以,三国两晋时期的云南地区仍是夷汉合流,鬼教风行,迫耶纵横,香老议论。南诏与唐朝间互有攻守,数以万计的汉族军民或被俘,或被虏,进入云南,然而他们同样也只可自称“本皆华人”。元代蒙古贵族统治云南,移入云南的人口包括蒙古族、回族、契丹人及汉族官兵,可是,都不足以影响当地原著民。但汉族(中原人)大量移入云南而较好地保留其民族属性,是从明朝开始的。

四省巡抚程含章铜像 通讯员供图

  明代中原(汉族)进入云南, 主要在明初洪武、永乐两朝,而且绝大部分是以军屯形式迁入的。《明史• 兵志》载,明代在云南共设二十卫,二十二个千户所。这些卫所基本上都是在洪武、永乐年间设立的。《明史• 兵志》还说“ 天下既定 ,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 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洪武二十三年杨顺检阅云南左、右、前、临安、曲靖、金齿(永昌)、大理、洱海、楚雄等九卫军马时,官军数量为八万八千四百零五人,洪武二十六年时确定长期驻屯云南的军士数量即是九万五千五百二十七人。卫所是明代以军屯方式向云南移民的基本据点。设军屯垦之外, 也有少量民屯户进入,以普通商人而非盐商身份进入云南而留家不归者,为数亦不多。明代落籍云南的外省人中,还有一部分是仕宦。这部分人对于汉族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贡献极大,沐氏家族是这群人的代表,但身为仕宦而落籍云南者究属少数。总之,明朝政府有计划大规模地向云南移民的时期仅限于明初,移民中又以军人及其家属占了绝大多数,明初移人云南的外省人口大致在三十万左右。

  明朝洪武年间,云南总督沐英父子,将大量中原一带的人移民云南。《明太祖实录卷185•辛巳条》“洪武二十年九月辛巳,命西平侯沐英籍都督朱铭麾下军士无妻拏者,置营以处之,令谪徙指挥、千、百户镇抚管领,自楚雄至景东,每一百里置一营屯种,以备蛮寇。”“洪武二十四年秋七月辛丑,调云南白崖军士屯守景东。上以景东为云南要害,且多腴田,故有是命。” 景东境内,至今还有不少地方以“屯”、“营”取名的村庄,如“北屯”,如“左所营”等。一个屯戍卫约5600人,加上亲属、商贩、屯垦等人,近万中原人进入景东。

晚清云南五大诗人之一戴家政铜像 通讯员供图

  明、清和民国期间,景东文化先贤,几乎都是外来移民后代或外来移民与当地女子生育的后代。景东地处偏僻边疆,从明朝成化年间(1471年)起至清末科举废除,历时440年,出了刘体舒、李灏、刘崐等一批进士和“己酉科选拔进士”侯应中,文武举人118名和贡生276人。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景东大街镇三营村第一个举人,孝廉杨仕汉,授广西庆远府知府。杨仕汉其祖籍安徽凤阳,其祖父在明洪武年间随军进人云南,驻防景东分屯于者干坝,后定居大街三营村。乾隆末年,举人云南景东人程含章,历任清朝四省巡抚,程氏一世始祖一公在元代由婺源迁安庆府桐城县南乡大方庄东北首马家觜,后有外迁陕西、山西、江西等省,属于“皖桐程氏”,也是从外省迁徙而来。道光六年(1826),晚清云南五大诗人之一的戴家政,云南普洱景东人,故居在文井镇清凉街,按当时“举人知县铨补”规定,被分往湖南,候补知县,祖籍自江西。道光乙酉科乡试,景东锦屏董报村人谢遇清,第十一名,己未赴京大挑,一等知县。道光十三年进士刘体舒,景东曼等人,历任广西思恩府、浔州府知府,皇上追赠太仆寺卿衔,袭世职。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中进士刘崐,选翰林院庶吉士,刘体舒和刘崐先祖刘琎来自山西赵县,随沐英征讨云南,到景东屯守,留在了景东。民国期间景东花山镇那赖人徐劲,历任南宁地下党支部书记,桂林地下党县委书记,先后任延安分区党校教育主任,边区教育厅代理秘书长西北大学教授兼秘书长,新中国建立后,任西北师范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西北分院院长等职。国民革命军58军副军长、抗日名将中将梁得奎,1945年9月14日,梁得奎和鲁道源、鲁元一道参加了在南昌接受日本军队投降仪式。邱开基广东黄埔军官学校第三期学员,留学日本陆军经理学校学习,后转入步兵学校,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指导第一师第三团连长、蒋介石侍从室警卫组组长、卫士大队大队长、特勤处处长、禁烟缉私处处长、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执行科科长、巡缉总团团长、旅长等职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副军长(授中将军衔)。所有这些人,祖上都是明朝时期,以军人、商人迁徙而进入景东定居,尽管身居少数民族地区,但汉族重视教育的传统始终溶化在他们祖辈的血液中。

  这里特别谈一下帝师刘崐。刘崐,字玉昆,号韫斋,云南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三月十七日生于澜沧江边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1888年2月1日)卒于湖南省长沙市,享年80岁。他出生在澜沧江畔一个叫曼等洼子的大山里,先祖刘琎于明朝末年从山西赵城县平阳府迁徙到云南边陲,戌守景东卫城。21岁考中优贡生,24岁乡试中第二名举人,33岁为二甲第十六名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36岁授翰林院编修,38岁任顺天乡试考官,43岁并授湖南学政三年,45岁翰林院侍讲学士,46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刘崐学识渊博,为人为官颇受赏识,因其当过内阁学士,人称“刘学士”。48岁任会试副考 官、授兵部右侍郎,49岁负责修寿藏和硕公主园。50岁负责永陵河道工程修建,同年8月调补户部右侍郎,11月加授工部右侍郎。51岁奉旨验收海运漕粮;52岁会试读卷官。1860年咸丰帝亲点刘崐为载淳师傅,教授未满六岁的皇太子,成为同治皇帝的老师、国史馆副总裁、经筵讲官。著作有《刘中丞奏稿》八卷、《刘侍郎奏议》。北京故宫西华门旁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收藏有几百副刘崐的奏折,军机处上谕档内也有关于刘崐的记录近三百多条。民国《景东县志稿·艺文志》载有刘崐时文,《禺稷颜子易地则皆然》、《通天地人为儒赋》、《学然后知不足赋》和《重修岳麓书院记》、《岳麓续志补编》等。

  景东,虽然没法在景东行使治权,但南诏崛起到宋代大理国中期属银生节度,大理国后期,属蒙舍镇、威楚府管辖。沐英所带来的屯守军人和移民,一般都是过镜楚雄进入景东境内。按“近朱者赤”,更多应该是受楚雄文化影响。

  由此可见,正是明朝设置景东卫,大量中原人(汉人)进入景东,其中不乏读书种子,给景东带来了先进文化——汉文化(儒学)、先进思想和先进生产技术。现在方兴未艾的洞经音乐和者干坝杀戏,都是从中原一带传入。

晚清云南五大诗人之一戴家政铜像 通讯员供图

  陶氏土司拥抱汉文化

  其次,统治景东五百余年的土官傣族陶氏土司,元朝时,先祖阿之鲁开始主动到楚雄献礼纳降,明朝、清朝都主动遣使到楚雄报告承袭并缴销前朝所赐印信,被朝廷称为土司中最为恭顺者。景东傣族陶氏土司也一样深受汉文化浸润,出土文物没有自己民族文字,都用汉文,受汉化程度很高。傣族土官较早接受汉文化,倡导儒学,而且在儒学上有造诣较高的人,民国《景东县志稿》记载:“陶棨曾游国学,力敦孝义,土司之中铮铮者,清朝奉旨入祀。陶淞,曾建郡学,多士赖之,清朝奉旨入祀。陶明卿,事母至孝,有功国家,清朝奉旨入祀。”陶棨,生于明武宗年间(1516年),景东傣族陶氏第八任土司。陶淞,明朝期间景东傣族陶氏第十一任土司。陶氏后代陶熔,黄埔军校第八期,1932年8月被派驻英国利物浦领事馆出任代理馆务、以及驻英大使馆副武官、武官等要职,在此期间进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深造。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战争期间,分别担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生大队长、云南国民革命军事训练处副处长、第一集团军高级参谋、中国远征军总部少将高参、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部高参等职务,培养了一大批作战军官和军事管理人才,为抗战铸造坚实后盾,呕心沥血,不辞辛劳。1945年9月28日,陶熔以特派联络参谋的身份,在越南河内参与接受日军无条件投降。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云南通志》卷四十四说:“学校声教,渐迁其俗。”《古今图书集成》载《景东风俗考》引《通志》说:“渐习书史,民风地宜,日改而月化”。《百夷传》记载,傣族昔日是大事用傣文书檄,小事刻木为契见,到明代汉文已经普遍运用。从1988年掘出的阴刻楷书“显考故知府少凤公墓”和“显考知府陶讳金”汉文墓碑,可以证实,早在明代永乐年间或者更早,景东傣族已经使用汉文了。到清代,汉文流行,傣文在景东傣族中几乎绝迹(或者景东傣族本来就没有使用过傣文)。

  重视儒学教育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一点,从明朝伊始,景东历代知县和部分乡绅重视儒学教育,积极传播汉文化,办学相对市内其他县较早。明清时期,景东祭孔仪式就已经很完备,主要祭祀日为“四大丁祭”和“二十小祭”。在普洱市境内景东办学相对较早。万历二十四年(1596)卫所的“卫学”改为“府学”。《景东教育志》记载:从明正统七年,即1442年设学至今,教育已有570多年历史。正统十一年(1446),景东卫设教授汉文的儒学,中国传统文化在景东传播。万历二十四年(1596)卫所的“卫学”改为“府学”,位于卫城外南仓井之西,此外还有“义学”普及教育。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通判尹学孔迁学于府南锦屏山下(今县城唐窑学坡一带),同年巡抚陈用宾改奏卫学为学府,学中经籍、雅乐、祭器皆备,学府毁于明朝麓川傣族思氏土司入寇景东。

  庙学始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同知薛荩及士绅捐银400两,买下明指挥使徐振宗旧宅权为庙学。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通判汪遴卿捐奉银,陶氏土司及本郡士绅亦捐银两,乡村义民协助改建于城西玉屏山麓(现文庙址)。以后,又经同知汤传楷、黄元治等加以修葺。清康熙三十九年(1770年),同知徐日忠捐奉银,土府捐银百两,又将学宫前锦屏山旧址,殿祠、两厢、棂星门、乡贤、名宦修葺完备,同时右边修建了文昌宫、魁阁,左边修建了明伦堂、学署、斋房,尔后一些乡绅又补葺了大成殿、尊经阁等堂宇。故从清康熙时起,景东府学规制日臻完善,准许照府制取入儒童20名(文武同),年廪膳增至40石。清乾隆十七年(1742年),同知程近仁率梁文元、程其珖等阖邑士绅迁文庙于玉屏山旧址。后经过嘉庆、道光时的嵩山、李继昌、罗承林、罗承式等官绅修葺,庙学规制日益完备。清同治元年(1862年),毁于杜文秀举事(史称“云南回乱”,当地称为“红白旗之乱”)战火。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同知凌应梧率邑绅捐资重修府学,庙貌焕然一新。清末废科举后,景东直隶厅学改为中学堂、师范传习所、劝学所等教育机构所在地。民国年间文庙作为县民众教育馆、简易师范学校驻地。

  1983年10月重修时,占地面积明显少了很多。景东文庙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云南除建水文庙以外保存较为完好的文庙,也是滇西南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整体建筑庄严宏伟,建筑群由泮池、泗水牌坊、魁星阁、钟鼓楼、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等组成,总面积为总面积为5511(一说5292)平方米。

  景东文庙从始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算起,到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改建于玉屏山麓(现址)至今,庙学(府学)创办历史接近600年。景东文庙,1987年12月,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为县博物馆所在地。1986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省旅游局评定为AA级旅游景点。2016年,普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正式批准景东文庙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程含章的诗 通讯员供图

  景东书院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44—1505年),在云南书院史上属建院较早之地。明清时期所设学校有县城庙学、大街镇三营庙学,另外有明志书院(明弘治年间胡光创办于城西北)、新城书院(明万历十五年尹学孔创办)、开南书院(清康熙四十年茹仪凤创办于治北)、保和书院(清雍正十二年徐树闳创办于厅属保甸河)、麟凤书院(清同治十二年,凌应梧、刘尚忠创办于林街清真寺旧址)、兴文书院(清雍正元年同知罗德彦创办于治北鼠街)和兴隆书院(清乾隆二十二年创办于兴隆)。此外还有“义学”普及教育。

  雍正十二年(公元1728年)建立普洱府,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在景东建立试院,所有普洱府各属生员,都要到景东参加应试。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从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清华、北大、复旦、南开、中山、厦门、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大等名牌大学,都有景东一中学生考入。曾几何时,景东一中高考成绩曾经一度保持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前三名,在全省81所一级完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排名第19名。

  正是明朝期间大量外来移民带来学习汉文化传统、以及官府重视儒学教育,积极创办学校,使景东在过去历史上一度成为普洱市文化大县、教育大县。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笔者认为,受大理、南诏国民俗影响会有点,但影响到让景东曾经成为普洱市文化大县、教育大县,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明洪武、永乐年间,中原仕人进入景东,带来儒学,景东在历史偶然中,实现人才引进,文化交融,思想碰撞,孕育出一支景东文化奇葩。

  引进来,走出去,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必由之路,明朝时期,景东“被动”引进人才,让景东经济、文化、教育得到空前发展和繁荣,偏僻的滇西南,曾经的瘴夷之地,孕育出一代帝师刘崐!

  云南网通讯员 王秀才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