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读书 >> 正文
止庵的观画之道 理解“何为现代”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6日 11:43:57  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止庵的观画之道 理解“何为现代”

《画见》

止庵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亨利·卢梭《梦》

马蒂斯《傍晚圣母院一瞥》

  《画见》是我多年来在美术馆看画所写的一本书。无意复述网上的信息资料,只写一己之所见,所感,所想。这是我耗时最久完成的作品,实为自我教育过程的一份记录,最终表现的并不是所谈论的对象,而是谈论者自己。我对世界、历史、审美和创造的看法,都写在这里了。 ——止庵

  爱德华·马奈有幅名画,叫《奥林匹亚》。画中的裸体女子微侧斜卧,坦荡地凝视着观画者。马奈还有幅名画,叫《草地上的午餐》。画面占据主导位置的女子同样浑身赤裸,转头坦荡地凝视着观画者。在马奈这里,人物的疏离情状反而凸显了人物的存在感,那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对立,既是生物学意义的,更是社会学意义的两性对抗。

  艺术史家约翰·伯格告诉我们,文艺复兴以来,所有的女性裸体画,重要目的之一,其实大略等同于我们今天的小黄片,是为了满足男性对于女性的欲念,艺术只不过是名义。但到了马奈的笔下,作为指喻的裸体和衣着的符号意义被颠覆了,仿佛赤身裸体更能代表正常的社会自我。这就是为什么说马奈是现代派开山大师的原因——他将新的两性观念、现代思想带给了这个世界。

  止庵的《画见》是一部论画随笔文集。开篇从马奈和他的两幅名画说起。这篇文章有点平淡,而且说“充满性意味的挑逗第一次公然出现在美术史上”也未必准确,不过,止庵指出了从“现代”意义上,这两幅画最初的遭遇可能比画作本身更重要也更有意义,这个看法非常准确,甚至可视作《画见》整部文集的一个出发点。

  止庵说,这是他耗时最久的书了。最初在1999年动笔,起名《画廊故事》,经年来东奔西走又看了不少画,就在初稿基础上重新写起,改名《画见》。书名化自“经见”,取意“从经典中见到”,源自《史记·封禅书》等相关典故。全书分为“女人”“大自然”“梦”和“时代”四个部分,每篇文章字数千余,单读难有出彩,结集让总体感觉得到了升华,有了浑然天成的气质。止庵采取了直觉的描述,抒发一己之见,避免采用各种术语,主要体现观画带来的艺术感受、人生感受。

  《画见》论画,骨子里是文学的,合乎止庵的品性,他毕竟不是艺术家,而是一位文学家,且在文学评论上多有见地。文章借了一些写书评的方式,可谓扬长避短。止庵的观画之道,表现了我们这类业余爱好者的主动参与,艺术不一定需要理解来欣赏,就像生活本身,艺术可以单纯地体验。现代艺术接纳作为批评者的普通观者,允许任何人指手画脚。

  “女人”包含24篇文章,止庵小心地区分了女人们的不同特征。雷诺阿的裸女粗壮、坚实、丰满;德加的浴女总是低着头,背着身,看不见她们的脸;塞尚的画干、硬、冷、暗,他的夫人就那么漠然地看着他;在高更的塔希提绘画里,她们的纯朴,她们的健康,她们肉体的质感,都无可挑剔;比尔兹利(通译比亚兹莱)、蒙克和鲁奥的女人都是既美又恶,给这个世界带来混乱与不安……止庵从自己的感觉出发,指点画像的表层形象,继而指向艺术家的所为与不为,把画作与画家的人生经历、艺术理念等相联系。

  这么多画作汇聚一堂,这么多画家交相辉映,我们方才对现代艺术拥有更完整的认识。这些画作固然仍有个别展示女性的妖娆姿态,但是多数都是反传统的,几乎都不呈现端庄美丽,有些以嶙峋憔悴的肢体展现人间悲苦,有些以居心叵测的表情展现人性的复杂,还有些就是有关结构、颜色、线条等画技的先锋实验……总之,不再是过去的美丽却空虚的外壳。现代派的这些画作塑造了更多立体的女性形象,流露了对女性的更多理解,隐藏着女性主义兴起的时代先声。艺术家们把眼光投向社会底层的女性,背离了讲究贵族血统的欧洲绘画传统,更加注重表达人类的内心世界。

  现代派画家更多追求的只是方法,不过他们却对20世纪产生了不仅仅停留在方法论上的深远影响。莫奈、毕沙罗、塞尚等印象派画家赋予了大自然前所未有的呈现。左拉的小说《杰作》里有位青年画家克洛德,他充满热情地呼喊:“太阳、外气,与光明,新的绘画,是我们所欲求的。放太阳进来!在白昼的日光下面描写物体!”文学与艺术的通感,真是奇妙。印象主义本质上是赫拉克利特式的世界体验——现实并非凝固不变,而是瞬息万变,要表达对一个动荡的、充满活力的、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的感觉。

  这种感觉在第三部分“梦”里体现更充分。古斯塔夫·莫罗的画作对应古希腊神话的诡谲不安,亨利·卢梭的世界是有着童稚想象的世外桃源,马克·夏加尔让女人或动物飞过城市天空,这样视角下的城市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在达利的《记忆的延续性》里,融化的钟表似乎在暗示,时间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它终将流逝。止庵关于“梦”诸篇的阐述,是我很喜欢的。在这里,我依稀看见了那个写《惜别》的止庵。他曾经透过身患癌症的母亲的生活,观照我们自身的处境,认为所有生者都是中途正在逝去的“在死者”。现在,他同样在思考“存在与非存在”的哲学命题。梦与非梦,现实与超现实,艺术承担起解释世界、追索起源、叩问生死的职能。

  止庵说因为有了凡·高,我们才得以真正看见这个世界发生过,正在发生,以及即将发生什么事情;作为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蒙克以《尖叫》创造了能够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相提并论的艺术形象。这些话很动人,画家也当得起美誉,但从“时代”角度而言,这类评述稍显空洞。在患上“世纪病”的欧洲,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波德莱尔的颓废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易卜生的弘扬个性,不是孤立的。与现代主义绘画相对应,文学也在探索心理层面的自我意识,重新评估生活价值,建立新的世界观。现代主义正在成为咄咄逼人的青年人追求的审美和价值观。

  整部《画见》的题中要旨,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何为现代”。当我们最终以这样的思考来面对艺术,面对文学,面对现实,我想每个人多少都能得到一些自己的答案。(林颐)

责任编辑:郭建丽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