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旅频道 >> 文创 >> 正文
木雕茶匙文化深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9日 09:57:22  来源: 云南网-春城晚报
分享至:

  原标题:木雕茶匙文化深

黄杨木雕茶匙(清)

  在我国茶文化中,有“茶道六君子”之说,即喝茶品茗的六种工具,茶匙、茶针、茶漏、茶夹、茶则和茶桶。茶匙,是类似汤勺但比汤勺更小的茶具。因此它的形状,人们自然而然便会联想到它的作用是将茶叶取出来放进茶碗中,事实并非如此。

  取茶叶的用具另有他物,这便是“六君子”中的茶则,而茶匙是清除茶叶所用。在喝茶后,茶壶或者茶碗里通常会有一些茶叶的残渣,如果用手去除,既不雅观也不卫生,这时候便要用到茶匙。茶匙可以将残渣断梗清除得干干净净,因此,也被叫作茶拨或者渣匙。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东汉的画像砖上,便有士人们端坐饮茶的图景;在唐代时,文人陆羽便撰写出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诗人卢仝也已写出脍炙人口的描述喝茶感觉的诗歌《七碗茶歌》,两人因此被后人称为“茶圣”和“茶仙”。茶匙应该是和古人喝茶相伴相生的。

  不过,有史可考茶匙的叫法却出现在北宋时期,当时的书法家蔡襄在《茶录·茶匙》中便写道:“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蔡襄也是一名茶文化研究专家,在他看来,茶匙要用金属,以黄金为上,银铁次之。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写有《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诗,其中说:“石瓶煎汤银梗打,栗粒铺面人惊嗟。诗肠久饥不禁力,一啜入腹鸣咿哇。”这里的银梗,说的便是银质茶匙。看来,在当时,已经有了专门的茶匙,并且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茶具。化名为“兰陵笑笑生”的明代作家所著的《金瓶梅词话》对茶匙也有记载,在“第二、四回”便写道:“又等玉箫取茶果、茶匙儿出来……才起身去了。”由此可见,茶匙正是我国茶文化的象征物,蕴含着我国丰富的茶文化。

  笔者收藏有一把清代的茶匙,为黄杨木所制,它长6.7厘米,宽2.6厘米,高1.4厘米。看起来,它使用的原材料只是一根树枝,末端与树干相连处稍有弯曲,便被雕刻成弯曲的烟斗状;茶匙的柄被雕成竹竿状,还有伸长的枝叶环绕,在竹竿上,正趴着一只蝉;茶匙的勺端有藤蔓伸出,就好像竹竿被爬藤植物缠绕。茶匙雕刻精美,小巧玲珑,让人见之而生把玩之心。

  这把茶匙不仅是茶文化的代表,还蕴含着我国一种内涵丰富的民间文化——蝉文化。蝉,蛰伏地下良久,然后蜕变而出,就好像我国道家文化中“羽化成仙”真实的写照,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载:“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它在枝头餐风饮露,不同流合污,在古人心中成为人格高洁的象征,正如唐代诗人虞世南在《蝉》诗中所言:“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既是写蝉,也是自喻。因此,茶匙上的蝉,代表着主人的高洁精神,也有一鸣惊人之意,和茶文化相结合,更显得主人情趣高雅,人文气息扑面而来。(作者 吕冠兰)

责任编辑:张轩玮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